第一防線:
讓企業不得不成為確保食品安全的主力
我國食品工業是一個充分競爭性的行業,占97%以上的民企、外企和臺資企業,構成了這個市場的主體。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表示,市場是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力量,食品安全不是監管出來的,而是企業生產出來的。
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40多萬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其中獲得生產許可證的僅為12萬家左右。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表示,門檻低、分布散、規模小的狀況短期內難以完全改變,嚴重制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以生豬養殖為例,美國養豬戶數僅有7萬,我國則有6700多萬;美國養殖規模在500頭以上養殖戶提供的生豬出欄量占全國的96.6%,我國養殖規模在500頭以上養殖戶提供的生豬出欄量僅占全國的31.5%;美國4家大型肉類企業所占市場份額超過90%,我國排名在前10位的企業所占份額不到10%。張勇表示,生產經營者規模偏小、數量龐大、高度分散,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很大困難。
因此,業內專家建議促進食品產業優化升級,扶持優質企業,淘汰劣質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基地化生產、場區化養殖,夯實食品安全基礎。據孟素荷介紹,目前很多大企業也在對上游的供應商進行非常大規模的認真梳理,比如雙匯把原來的60個中間原料供應商減到了20個,這樣其他幾十個不負責任的企業就會在競爭當中沒有飯吃。市場的力量是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最主要的力量,一些企業家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到位才是中國食品行業在安全問題上的真正到位。食品安全不是監管出來的,如果到監管層面發現問題,那已經為時已晚了。
張勇表示,食品安全事件的頻頻發生,凸顯了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的重要性。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產加工出來的。因此,不僅要加強監管檢測,更重要的是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企業誠信、行業自律,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鑒于食品安全事件多發的情勢,相關行業也在積極探索如何通過加強行業自律來確保食品安全。日前,專注于食品安全行業的藝康集團在北京發起成立誠信自律聯盟,旨在分享維護食品安全的經驗,并致力推動行業內企業擔負起食品安全的社會責任。
第二防線:
食品安全問題的體制根源依然存在
本應包裝藥物、用于治病的藥用膠囊,竟由工業明膠制成,涉嫌鉻超標,危害人體健康。近日,共有15家企業的74批膠囊被檢出鉻超標,從“問題膠囊”事件到“甲醛白菜”、“含氯可樂”,有關食品藥品安全的事件層出不窮,使得消費者信心下跌,暴露出我國食品行業難以回避的問題。
從部署開展“兩年整頓”到出臺食品安全法,再到成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近年來,食品安全整治的工作力度明顯加大,但監管水平和力度都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來暴露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增多,除了有不良商家造假外,中國食品檢測手段越來越多,也是老百姓感覺‘食品越來越不安全’的原因之一。”衛生部儀器安全首席科學家吳永寧舉例說,比如大米一會被查砷超標,一會又查出鎘超標,實際上這些問題以前可能也有,但當時我國的檢測技術還沒跟上。現在隨著監管檢測手段的增加,被曝光的問題也多起來。
我國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實行多頭管理:衛生部主抓綜合協調,重要任務是風險評估;農業部負責農產品;質檢總局負責進出口以及監管生產加工環節;藥監局管餐館;流通的食品則主要是工商局監管。但公眾卻明顯感覺到,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多,但卻因權責不清、力量分散而管不好。
另外,在食品的標準上,也有不利于監管的環節。一直以來,我國存在著兩套國家強制執行的標準:一套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食品衛生標準,是衛生部行政執法的依據;另一套是按照產品質量法制定的食品質量標準,是國家質檢總局行政國家質檢總局行政執法的依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陳君石表示,兩套標準長期并行,且互不溝通。在實際執行中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按照一套標準監督檢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標準就有可能不合格。
張勇表示,目前亟待完善監管體制機制。要根據分工負責與統一協調相結合的要求,以及職能清晰、精簡高效的原則,加快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積極推動地方各級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進一步強化部門、區域間的協調配合,精簡環節,堵塞漏洞,共享資源,形成合力,切實避免發現問題后責任不清、影響查處的現象。
第三防線:
媒體的科學及時準確監督仍需加強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國際問題,它能夠影響全世界許多國家的許多人,不管你是生活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一樣嚴峻:2011年,德國的毒飼料事件導致4700多家農場封閉、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食品污染導致50人死亡;美國火雞肉沙門氏菌污染事件導致77人感染、1人死亡;印度毒酒事件更是導致143人死亡。
各個國家在監管體制上都沒能避免漏洞,在企業為謀私利鋌而走險時有發生的情況下,媒體與公眾監督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影響巨大的“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事件,都是通過媒體揭發然后才形成了全國性的查處浪潮。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胡小松表示,隨著政府工作的透明和輿論監督的放開,過去躲藏在暗處的事件逐漸走上了媒體;另一方面,公眾的食品安全要求也在提高,以前吃不飽飯時肯定不會說拒絕油炸,這對媒體監督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時,對于食品安全事件,媒體的科學準確及時報道仍不到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認為,很多食品安全問題,并不是對人的健康構成直接的威脅,“超標”并不一定是“毒”。當然,從法律角度講,“超標”肯定是有問題的,傳媒的監督、網絡的參與都會促進食品安全,但是媒體的參與要專業。
東莞送菜公司專家指出,應把媒體建設成為食品安全監督的第三道防線。首先,應重視和鼓勵媒體的監督作用;其次,要提高媒體自身的責任意識,做到科學準確監督,防止以偏概全;第三,媒體也應增強監督的及時性,遲到的監督只能成為公眾話題,而無法成為食品安全的防線。
今年5月初,一個由志愿者創建的有毒食品警告網站“擲出窗外”迅速躥紅網絡,網站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對不負責任的企業進行曝光,將有毒食品“擲出窗外”,絕不容情;另一方面,引導消費者關心和了解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吃得放心。這兩個方面,應該成為媒體和公眾監督努力的兩個方向。
相關鏈接
“問題膠囊”事件回顧
前不久,河北、浙江等地多家工廠被曝使用鉻超標的皮革廢料做原料生產工業明膠,通過隱秘的銷售鏈條出售。這種鉻含量嚴重超標的工業明膠由于價格便宜,被膠囊廠買去做原料,生產加工藥用膠囊。
事件發生后,河北、浙江等地開展對全省膠囊類生產企業檢查工作。浙江公安部門配合藥監、工商等部門對浙江省新昌縣的43家膠囊生產企業進行停業整頓,對非法生產膠囊的企業進行封查。北京、上海、湖南等地也開展緊急部署,對涉嫌使用不合格膠囊生產藥品的企業進行調查,并對相關產品暫停銷售。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全國范圍內對藥用明膠和膠囊生產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